4. Alexei N. Leontiev (1903.02.05-1979.01.21)
阿列克谢•列昂捷夫 [Alexei Nikolaevich Leontiev [1] 1903.02.05-1979.01.21],前苏联心理学家,出生于苏联莫斯科,逝于苏联莫斯科。
列昂捷夫毕业于实科中学,1924 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同年进入国立莫斯科大学心理研究所,担任 L.维果茨基的助手,并和 A.鲁利亚一起实验研究了激情反应问题。1931 年,乌克兰成立了心理研究所,他迁到哈尔科夫领导乌克兰神经心理研究所发生心理研究室,并主持哈尔科夫师范学院心理教研室的一个小组专门研究活动的动机、人的活动的结构与发生问题,同时期,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哈尔科夫心理学派。1934 年,他回到莫斯科,在心理研究所等单位工作,1936 年任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主任,1942 年起任该校教授。30 年代末期,他从活动观出发,开始着手研究心理反映的起源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于 1940 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卫国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莫斯科的红军部队。1942 年任疏散的心理研究所所长,并在斯维尔德洛夫克斯市郊领导一个医院,与同事一起研究恢复动作机能问题。
战后,列昂捷夫领导心理研究所儿童心理学研究室,与同事一起研究各种活动形式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动机问题。他在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组织了儿童心理学部,领导研究学前与学龄儿童心理学,心理发展的动因与规律性等问题。1956年起他兼任了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1966 年他创建了莫斯科大学心理系并担任系主任。同年,第 18 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他担任了该次大会的主席。在他的倡议下,列宁格勒、基辅、梯比里斯都相继创办了心理系。他还建立并领导了莫斯科大学有关知觉的大型实验室,并创办了《莫斯科大学心理学报》。
列昂捷夫作为维果茨基的助手,接受了维果茨基提出的关于高级人类心理过程的文化历史学说,该学说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人类发展理论的基础。列昂捷夫与维果茨基和鲁利亚由于共同研究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的起源,从而创立了前苏联最大的心理学派 -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该学派除了说明人类心理的过程外,还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了心理过程的发展。列昂捷夫特别注重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对儿童及其发展的研究中去,指出发展的最终产物是属于社会文化历史性的,而非遗传性那样,列昂捷夫在心理学与生物学之间人了明确的区分。在 R.B.温 1961 年编辑出版的《苏联心理学》一书中,列昂捷夫提出:“自然界中人的意识是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并随着社会与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产生质变”。他认为个性的产生并非一个自然的过程,行为的结果与社会关系有关。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关键性的因素。列昂捷夫在上述的基础上提出的活动学说、意识学说和个性心理特点的学说,在前苏联心理学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把活动定义为:被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社会职能的各种动作的总和。概括起来,他的活动学说有四个基本特点:
人的一切内部活动都来源于外部活动。
外部活动的作用 - 人的心理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但它并不象镜子一样,这是由于有了活动使主体和客体互相转化。活动在主客体转化中起了中介的桥梁作用。
心理学既要研究内部活动(如思维活动、记忆活动……等)也要研究外部活动。内部活动是在外部活动的过程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他认为,要想科学地研究心理,只研究脑、感觉器官、研究外界对象作用的物理特点是不够的,必须研究活动。
内外活动的相关关系:外部活动先于内部活动,内部活动起源于外部活动。内部活动乃是外部活动的内化。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他主持了一些感性反映问题的研究,指出了听知觉与视知觉过程的积极性,运动成分在感官现实某些方面的作用。他提出一种听觉理论,即是将合成的动力纳入刺激的分析里。例如列昂捷夫同不能估计音高的人在一起工作时,他让他们唱出音符,开始是高声,后来就默默地唱了。列昂捷夫指出这种练习可以改善他们的听觉。
列昂捷夫对由于技术、历史和和文化的演变造成心理进展规律发生变化也感兴趣。新的生活条件不仅引起动机和情感的反应,而且也引起记忆,心情、实际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关系的反应。信息传递和沟通方式的迅速化加快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幼年时起就积累知识必然导致概念思维的早熟。这个论断与古典心理学背道而驰,特别是与 J.皮亚杰学派相对立。
他于 1966-1969 年任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1968 年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1977 年获匈牙利科学院名誉院士。
5. S. Freud (1856.05.06-1939.09.2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05.06-1939.09.23],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Moravia,现属捷克)的弗莱堡(Frieberg)市的一个犹太家庭,因口腔癌逝于伦敦。
父亲雅各布一位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但资本微薄的犹太商人,他虽然经商,但为人诚实、单纯。所有的这些性格,对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影响,弗洛伊德出生时,他已 41 岁。母亲是父亲的第三个妻子,当时才 21 岁,他是同母所生 8 个兄弟姐妹中之长兄,而他还有两个异母的哥哥。弗洛伊德对母亲很孝顺。他在著作中提到他母亲时说,他的自信以及对事业的乐观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母亲的影响。
他 4 岁时全家迁居到维也纳,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在上中学以前,弗洛伊德是在家里接受父亲的教育的,尽管父亲的文化程度很低。当弗洛伊德 9 岁的时候,由于具备了过人的智力,加上平时的努力自修,以优异的成绩比入学年龄提前 1 年通过了中学入学试,17 岁时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吉姆那森学校。1873 年,弗洛伊德从大学预科毕业前夕,面临着一生职业的抉择。他对成为政治家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均感兴趣,但作为犹太人行医是可供选择的几种职业之一,他在自传中曾说:“毕业之前,在卡尔•布鲁尔教授的课上,听他朗诵歌德那美妙的论自然的散文,遂决定成为一名医科学生。”
1873 年,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在大学期间,他曾做过布伦塔诺和布吕克的学生,在学习生物学、医学、病理学、外科手术等课程上花了大量的时间。1881 年 3 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之后他本打算进大学从事神经医学的深入研究,但因犹太人背景而未能如愿,便在艾内斯特•布吕克教授的生理研究室(在这里,他和布洛伊尔相识并成为密友)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后在布吕克的建议下离开生理实验室,1882 年 7 月进入维也纳全科医院工作,先任外科医生,后任内科实习医生,1883 年 5 月转到精神病治疗所任副医师。1885 年春天,弗洛伊德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学讲师。1885 年 8 月,在布吕克教授推荐下获得一笔为数可观的留学奖学金,前往巴黎在沙可门下学习催眠,并在沙尔彼得里哀尔医院实习,1886 年 2 月返回维也纳。1882 年,弗洛伊德与马莎•伯莱斯订了婚,但是直到 1886 年 9 月他们才最后完婚,1886 年春,他结婚前不久,由于经济原因他以神经病学家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婚后他们育有三男三女。女儿 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
在巴黎跟随沙可期间,弗洛伊德被沙可的思想所鼓舞。在这一时期他从一个神经学家转变为一名精神病理学家,从对躯体的研究转向对心理的研究。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 1884 年与 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开始产生的。布洛伊尔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医生,不但帮助弗洛伊德排忧解难,而且还使弗洛伊德学会用新方法治疗癔病。
1882 年 11 月他已经从布洛伊尔的病人安娜•欧的病例了解到催眠及宣泄疗法(布洛伊尔称为“谈话治疗法”)的效果,巴黎回到维也纳以后,他进一步考虑同布洛伊尔一起研究安娜•欧病例。这时候,弗洛伊德已从沙可那里学到有关治疗歇斯底里病症的方法。他在接受布洛伊尔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其中隐含的问题,终于发现了催眠疗法的奥秘,揭示出催眠疗法的使用范围及其与人的内在精神状态的关系。为了使催眠术更臻完善,1889 年夏,弗洛伊德亲自到法国南锡,试图向多年应用催眠术的法国医生们求教,他说服一个病人跟他一块到南锡去接受催眠治疗。就在这次治疗这位女病人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同法国医生本汉的讨论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果,即认为催眠疗法的作用是有限的,另外他发现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催眠,最后弗洛伊德放弃了催眠术而转向自由联想。
1895 年,弗洛伊德将自己与布洛伊尔共同研究歇斯底里病症的成果写成《歇斯底里研究》一书。这本书的出版,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研究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在医学史和心理学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精神分析学”这个概念。1897 年,在其父亲去世后的一年,弗洛伊德开始了他的自我分析,进行自我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对自己的梦进行解析。他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性紧张累积而引起的,这种分析结果导致 1900 年《梦的解释》一书的出版,该书现在被许多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然而,这本书也遭到大量批评,出版后的 8 年间只售出 600 册。而弗洛伊德从中只获得相当于 209 美元的稿费。在其一生余下的时间里,弗洛伊德一直坚持自我分析,每天工作的最后半小时被用于自我分析。
从 19 世纪 90 年代开始,他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技术。先是沙可所使用的催眠暗示;然后试用了聚精会神的技术,就是他把手按在病人的额头上并促使其回忆;布洛伊尔使用的渲泄的技术,即发掘个人问题并以语言表达出来而获得不良情绪的摆脱和释放。这个时候,弗洛伊德已经年过四十,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却几乎没有多少发展。随着《梦的解释》一书的出版,精神分析运动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在弗洛伊德周围聚集着一批年轻的学者,成立了星期三心理研究小组,或称维也纳精神分析小组,1902 年发展成立心理分析学会,当时参加的人后来都变成了杰出的分析学家,包括 A.阿德勒、O.兰克、费登、和 C.荣格。
弗洛伊德将荣格视为自己的继承者,然而,此时精神分析小组内部出现了裂痕,主要原因是阿德勒、兰克和荣格等人均因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合而逐渐发展了他们自己的理论和风格,而这一事实又不为弗洛伊德所理解。于是,原先的精神分析小组因冲突和急诊而瓦解。兰克被开除出弗洛伊德圈子,阿德勒于 1911 年离开这一小组建立了个体心理学,荣格于 1914 年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建立了分析心理学。
1904 年出版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可能是他流传最广的一本著作。这本书探讨了种种有缺陷的心理作用,比如遗忘、失言、笔误、错放东西等等。弗洛伊德在书中作出的结论,现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他的其他所有理论都没有达到这一步。这本书对于决定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因为书中所揭示的许多看似偶然、毫无意义的行为,以及许多简单地归结为“自由意志”的举动,实际上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隐秘而矛盾的愿望所驱使的。
1905 年,他发表了三本重要的著作。一本篇幅较长,一般称之为《多拉的分析》,弗洛伊德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如何用梦的解释去揭示并治疗精神神经症的种种症状;这是我们认识弗洛伊德的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另一本是《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他在这本书中透彻的研究了无意识动机能够间接表现出来的许多方式。最后一本就是最有争议的《性学三论》,书中表达了关于婴儿期性欲以及其与性倒错和神经症之间关系的观点。这招致了对弗洛伊德的嘲讽,他被看作是一个满脑子淫诲念头而邪恶下流的人。医学机构联合起来抵制弗洛伊德的观点,他本人也成了当时德国科学界最不受欢迎的人。1909 年,受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 G.S.霍尔之邀,弗洛伊德及其弟子参加该校 20 年校庆和举办系列讲座,弗洛伊德本人也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并与美国心理学届名人詹姆斯、铁钦纳、卡特尔等人会晤,这标志了精神分析理论终于赢得国际上的承认,是他唯一的一次访美,同时他公开露面也仅有这一次。在这期间弗洛伊德建立了关于人格发展和婴儿性幻想的理论,精神功能规律的理论,以及关于精神分析过程的观点。
1913 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出版发行,这本书的重要性仅次于《梦的解释》。通过对乱伦恐惧、情感矛盾等许多特征的研究,弗洛伊德声称他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这些发现为精神分析学奠定了基础。1919 年弗洛伊德创办了一家国际性的出版公司,专门出版发行精神分析学方面的杂志和书籍。到 1938 年纳粹查封前,该公司已经出版了 5 种杂志、150 种书籍。1920 年他 26 岁的女儿去世。也许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两个儿子参加战争所带来的恐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弗洛伊德在 1920 年建立了死本能理论,即死的愿望,生本能或存活本能的对立面。然而,即使如此,弗洛伊德的声望从 1919-1939 年一直处于顶峰。在这一时期,弗洛伊德发展了他的人格理论。
1923 年春,他被诊断患了口腔癌,这与他每天抽 20 支雪茄的习惯有关,即使在癌症被发现后他也没改变这一习惯。1923-1939 年,他接受了 33 次手术。虽然非常痛苦,但由于他拒绝使用止痛药,他的头脑仍然十分清醒,并继续为病人诊疗和著述。1933 年纳粹执政后迫害犹太人,他们在柏林公开烧毁弗洛伊德的著作,理由是他夸大性问题来毁灭灵魂。弗洛伊德在 1938 年维也纳被占领仍不愿离开维也纳。最后,由于他女儿 A.弗洛伊德被捕,她的房屋屡遭纳粹匪徒抢动,才同意去伦敦。后来他的四个妹妹都在奥地利遭纳粹分子杀害。
他自幼才华出众,8 岁能读莎士比亚著作,精通拉丁、希腊、英、德、法、意大利、西班牙 7 种语言,文学素养精深,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曾荣获 1930 年歌德文学奖。居伦敦期间破格成为英国皇家医学会外籍会员。他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曾有美国心理学家搜集心理学史书籍被引注次数最多德 1040 人按次序排列,弗洛伊德排名第一,其后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和冯特。而他的知名度更是超出了心理学,对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宗教、法学、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其发展的精神分析学说,由以下几种基本理论作为其基础:
1.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意识(conscious)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前意识(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前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1923 年,弗洛伊德发表《自我与本我》一书,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潜意识理论,早期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心理结构被表述为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id),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中间一层是自我(ego),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最上面一层是超我(superego),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互动良好者人格正常,三者长期冲突是心理异常的主要原因。晚年,弗洛伊德又把本我修正为两类,即生存本能(life instinct)和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 前者是同维持个体生存及绵延种族有关的最广义的性本能,它是人类作为生命存在的创造力的基础。后者是一种回归无机状态的倾向,常常表现为破坏和毁灭的冲动、自虐或攻击的冲动。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自我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自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2.人格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基石是他的泛性欲说。弗洛伊德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性本能被压抑、包裹在潜意识或本我之中,成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巨大的心理能源或能量,即力比多(Libido),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真正原动力或内驱力。弗洛伊德把 “性”或“性欲”解释成一个内容极为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生殖行为,而且包括一切器官的决意,甚至包括一切欲望冲动。这种性的本能冲动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 5 个阶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
口唇期(oral stage):从出生到 1 岁半左右。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肛门期(anal stage):1-3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
性器期(phallia stage):3-7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节”(Oedipus complx,俄底普斯情节),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节”(Electra 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节)。
潜伏期(latancy stage):7 岁至青春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
生殖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
弗洛伊德将其精神分析学说用于心理治疗,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梦境(manifes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 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
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患者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患者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6. K. S. Lashley (1890.06.07-1958.08.07)
卡尔•拉什利 [Karl Spencer Lashley 1890.06.07-1958.08.07],美国生理心理学家,是行为学派的服膺者,是生理心理学的先驱,也是最早尝试从大脑区域化的观点探究学习神经生理基础而被誉为神经心理学之父的人。他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戴维斯城,病逝于法国的普瓦捷(Poitiers)[1]。
大学教育先进西维吉尼亚大学主修英文和拉丁文,后来受到神经学教授约翰斯顿(John Black Johnston)的影响而将兴趣转向生物学,1910 年毕业后成为匹兹堡大学教员,不久获该校理学硕士学位。1914 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遗传学哲学博士学位。在修读博士学位期间,他以心理学为副修,并曾为当时行为学派创始人 J.华生的学生和研究助理,此后他们师生二人一直维持良好关系,在连续 4 年之间,他们二人联名发表的心理学专题研究论文多达 14 篇。
1917-1926 年,拉什利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在此期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也是当时著名智力测验心理学家 L.推孟,曾向学校推荐拉什利到该校任教。惟当该校校长访问明尼苏达大学正拟聘请拉什利时,适巧从一位年轻教授口中得知他不修边幅,衣衫褴褛,长发披肩,戴钳形眼镜等行径,因而返校后否定了推孟的推荐。1926-1935 年间,拉什利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在此期间他开始大脑生理心理功能的研究,并于 1929 年出版《大脑机制与智能》一书。1935-1952 年任哈佛大学教授,并在 1942-1955 年间,兼任耶克斯灵长类生物实验室主任。1955 年退休,1958 年在法国度假期间意外生病而去世。
拉什利以研究白鼠的形状视知觉和有关学习和记忆的脑功能而闻名,他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生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以下两项:
1.探索大脑神秘黑盒子 拉什利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追随华生从事心理学研究时,华生曾经指称“大脑是一个无法研究的神秘黑盒子”。此话引起拉什利的兴趣,他决心根据当时已发现的大脑功能分区化的理论,进而探究条件反射学习的神经生理机制。他想研究的问题是,当动物经由经典条件作用学到某种特定的条件反应后,动物脑神经系统中的各部位究竟产生了什么变化,是否真的留下所谓的记忆痕迹(memory trace)。经过无数次动物实验后,拉什利并未发现动物学得的行为与大脑特殊部位有何密切的关系。
2.大脑分区功能研究 1917 年,他与 S.I.弗朗兹从事大脑切除对白鼠行为影响的实验,以后又用猴子和猩猩等动物进行了大量研究。拉什利在 1929 年出版的《大脑机制与智能》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脑功能的两大原理:
整体活动原理(principle of mass action):指在个体从事学习时,大脑皮质的各部位是一起参与活动的,而不是某一特别区域发生作用。学习和记忆的效率与大脑受损坏的面积大小成比例,而与损坏的部位无关。拉什利曾训练猫逃脱迷箱学习,学得逃脱行为后,将猫的大脑皮质某些部分切除,再放回迷箱中实验时,发现此猫已丧失学得的逃脱行为。若此时再加以训练,则仍会再度学到逃脱行为。由此可见,动物的学习不靠大脑的分区作用,而是大脑整体的联合作用 [2]。
等势原理(principle of equipotentiality):指在学习时,大脑皮质的每一部位是一样重要的,对个体学习发生同样的作用。大脑皮质某些部位切除后,其他部位照样可以发挥各该部原有的作用。如将白鼠的视觉区破坏,它虽失去辨别形状的能力,但仍能辨别光线的强弱,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3]。拉什利研究所得的结论是:记忆痕迹并非存在于大脑皮质的某一特定部位,而是存在于大脑皮质所有发生功能的部位,而且各部位对保留学得活动而言,其作用是等势的。
华生所倡导的行为主义,自始即强调采纯科学的方法研究行为,他的弟子拉什利的生理心理学研究,虽然在研究发现上未能研究符合华生的论点(华生认为个体行为是多个连串反应集合而成的,而拉什利则发现大脑是整体活动的),但在科学方法上却对华生予以有力的支持,故而一般将拉什利的心理学思想列为行为学派之下讨论。
他于 1929 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0 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His student: Hebb, Donald
Reference:
Alexei N. Leontiev- http://www.whpsy.com/person/l/Leontyev.A.N.htm
S. Freud- http://www.whpsy.com/person/f/Freud.S.htm
K. S. Lashley- http://www.whpsy.com/person/l/Lashley.K.S.htm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Chapter 2: Moscow-人物介紹
1. K. N. Kornilov (1879.03.09-1957.07.10)
康斯坦丁•科尔尼洛夫 [Konstantin Nikolaevich Kornilov 1879.03.09-1957.07.10],前苏联心理学家,十月革命后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出生于前苏联西伯利亚的都明(Tiumen,现属俄罗斯),逝于前苏联莫斯科。
1895-1905 年曾任教师,后进入莫斯科大学,1910 年毕业于该校历史语言系,留校工作后先任 G.切尔班诺夫的助教,后担任讲师,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工作。他在 1923-1930 年和 1938-1940 年两次任莫斯科心理研究所主任,1921 年他组建了第二莫斯科大学(后改为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1923 年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士、副院长和主席团委员,1944-1950 年间担任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前苏联为了奖励他对发展心理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授予他两枚列宁勋章和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科尔尼洛夫的心理学基本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从心理学观点看人的反应理论》一书中。在这部代表作中,他发展了“反应心理学”的概念,而不是由 V.M.贝克特雷失提出的简单反射学。反应指生物体所有的反应动作,不只是单一器官的反射。在科尔尼洛失看来,反应的本质是生物社会性的,包括生物体的所有现象,从最简单的反应到人类行为的最复杂形式。他从理论上将心理学与生理学进行了区别,认为生理学处理人的简单反应但忽视社会关系,而心理学则是从生物社会性角度研究人的反应。此外,科尔尼洛夫还试图把心理学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综合起来。
科尔尼洛夫是前苏联最早创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心理学的心理学家之一,但他的反应理论却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诸多具体理论(包括机械和能量的主张)的一个折衷性结合。他强调把反应应用于生物学和社会现象,认为人类具有和动物一样多的本能,但是人类的本能为社会性习得的反应所掩饰。为此,他受到许多批评。他将格式塔心理学发展为马克思心理学(Marxist psychology)的观点曾对 L.维果斯基的心理学研究产生过影响。
2. V. M. Bekhterev (1857.01.20-1927.12.24)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诺维奇•别赫捷列夫 [Vladimir Mikhailovich Bekhterev 1857.01.20-1927.12.24],俄国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
1873 年中学毕业后,升入外科医学院(后改名为军医学院)。1878 年起在密尔热耶夫斯基领导下的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教研室工作,1881 年在圣彼得堡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随即出国进修,师从 J.M.沙可和 E.杜布瓦 - 莱蒙学习神经学,还在莱比锡 W.冯特的实验里当过一年研究生。1885 年回国后,他在俄国建立了最早的两所心理学实验室:一所在喀山,建立于 1886 年;一所在圣彼得堡,建立于 1895 年。
他还于 1896 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实验心理学杂志,刊名为《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和实验心理学评论》。1907年,他又创办了一所设有精神病、酒精中毒、癫痫和神经外科等专门系科的精神神经病学研究所。
别赫捷列夫因为对联结反射的研究而著名。他大致上是与 I.巴甫洛夫在同一时期开展这项研究的,但他在该领域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巴甫洛夫的研究最初只涉及腺体分泌,而别赫捷列夫则涉及到动力消失后的反应:狗的爪子、人的手。他还探索了一些反射类型,例如对皮肤突然施以冷的刺激,使人产生吸气的反射。
他假设联结反射是切行为的基础,是以语言表达的方式起着作用的一种复杂的反射。J.B.华生在 1915 年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发表的演讲中,就引用了 1913 年用德文和法文翻译过来的别赫捷列夫的著述,而当时他的手里只有很少几篇翻译过来的巴甫洛夫的文章。尽管别赫捷列夫的研究更具广泛性,但巴甫洛夫的理论更为综合,更有助于形成概念,因而产生了我们今天所知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
他深入地研究了人类的行为,并对教育问题(包括儿童的培养)感兴趣。例如,他强调音乐对于儿童早期的艺术培养所起的作用。他研究了反应时、注意广度以及出生 5 天的婴儿首次出现前庭反射时的成长点等。在神经解剖和医字术语方面,他的名字至今仍在使用,例如别赫捷列夫病。
他反对主观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力求在研究的客观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自然科学的心理学说。他把自已的心理学观点的体系称做客观心理学,以后又把它称为“心理反射学”和“反应学”。别赫捷列夫的理论是试图实现对心理现象理解的反射理论,但他的方法论基础具有折衷主义和机械主义的特点。他把心理学解释为行为的科学,把人的一切行为理解为天生的和个体获得的联结反射的部和,认为不要去研究意识。他的反射学在十月革命后曾受到批判,因为他试图以反射论立场解决社会性质的问题,把物理的、机械的、生物的规律同社会现象的规律等同起来。这是他的机械论观点的极端表现。
3. I. P. Pavlov (1849.09.26-1936.02.27)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Ivan Petrovich Pavlov 1849.09.26-1936.02.27],俄国生理学家和生理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俄国俄罗斯西南方梁赞的一个贫困的牧师家庭,因流感性肺炎逝于前苏联列宁格勒。
父亲是农奴教区的牧师,收入微薄,母亲是一位牧师的女儿,有时在富人家做女佣以贴补家用。巴甫洛夫是父母 5 个子女中的长子,因此自幼就养成他负责的个性。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刚颁布法令,允许家庭贫穷但有天赋的孩子免费上学。巴甫洛夫两个条件都符合,因此就接受了小学和中学教育。1860 年进入梁赞教会中学,1864 年毕业后进入梁赞教会神学院,准备将来做传教士。在此期间从皮萨列夫(Dmitri Ivanovitch Pisarev)的文章《动植物世界的进步》中,他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受到当时苏俄著名生理学家谢切诺夫(Ivan Mikhailovich Sechenov, 1829-1905)1863 年出版《脑的反射》一书影响,对自然科学发生兴趣,乃放弃神学,1870 年进圣彼得堡大学,先入法律系,后转到物理数学系自然科学专业。谢切诺夫当时正是这里的生理学教授,而年轻的门捷列夫则是化学教授。巴甫洛夫在大学的前两年,表现平凡,在大学三年级时,上了齐昂(Ilya Cyon)教授所开授的生理学,对生理学和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找到了所要主修的学科。从此投入生理学的研究,并担任西昂的实验助手。在齐昂的指导下,1874 年,他和同学阿法纳希也夫(B. V. Afanasyev)完成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论支配胰腺的神经》,获得研究金质奖章。
因为在生理学上投入时间太多,大学最后一年,他主动要求留级,1875 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再进外科医学学院(Medical Surgery Academy ,后改名为军事医学院)攻读医学博士学位,以使将来有资格去主持生理学讲座。此间他也在兽医生理实验室担任助理,开始进行血液循环与消化代谢的生理研究,1878 年转往波特金(Andre Botkin)教授新成立的医学实验室工作,在这里,他主要研究血液循环、消化生理、药理学方面的有关问题。1879 年从医学院毕业并获四年的奖学金,同年,他认识了在圣彼得堡念教育学院的谢拉菲玛(Seraphima Vasilievna),他们对文学和莎士比亚戏剧的共同兴趣最终使他们结为夫妇。1881 年 5 月,巴甫洛夫和谢拉菲玛结婚,他们有 4 个儿子和 1 个女儿,但长子出生仅数月就不幸夭折。1883 年,巴甫洛夫以《神经对心脏收缩的促进作用与实验》为题的论文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无志从医,故而未曾参加实习,留校担任生理学讲师。1884-1886 年期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路德维希(Carl Ludwig)研究室进修,继续研究心脏搏动的影响机制。此时,他提出心脏跳动节奏与加速跳动是由两种不同的肌肉在进行,而且是由两种不同的神经在控制。
1886 年,他自德国归来后重回大学的实验室,继续进行狗的“心脏分离手术”。这是非常困难的实验技术,他把狗的心脏取出,将心脏的血管接上已通气的血液的管子,让心脏仍能维持跳动,再进一步研究切除神经的一段,并观察此时心脏跳动的变化,进而探讨该神经对心脏跳动的影响。1887 年,他逐渐将研究的方向转向人体的消化系统,1888-1890 年在圣彼得堡波特金实验室进行循环和消化生理学的研究。他发明了新的实验方法,不是用被麻醉的动物做急性实验(每次实验完了,动物也就死掉了)而是用健康的动物做慢性实验,从而能够长期观察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1888 年,他发现调节胰腺分泌活动的神经,完成了著名的假饲实验。1889 年,他做了第二个有名的手术:食管切断手术。由于这些成就,巴甫洛夫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有了声誉。但此时他的生活、工作条件仍很艰苦。1890 年 41 岁时应聘为圣彼得堡军事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1891 年俄国皇室聘他为实验医学研究院生理所主任,担任此职的月薪是 720 卢布,至此时他才脱离了贫穷的生活。1895 年起兼任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研究室主任。在此期间因其在消化腺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荣获 1904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1924 年退休后,改任苏联科学院特别为其建立的巴甫洛夫生理研究所主任。十月革命后,在列宁格勒建立了专门研究条件反射的实验站。
巴甫洛夫是专心投入学术研究的典型学者,只专心研究,不注意衣食住行生活细节。他结婚时即同他妻子约定,妻子不干涉他的研究,他不负责家庭事务,并向妻子承诺,不饮酒、不打牌、不应酬,每年 9 月至次年 5 月,每周工作 7 天,只有暑假陪妻子到乡下度假。70 岁以后,巴甫洛夫每天仍乘电车上班,有次电车尚未停稳,就从车上跳下来,跌倒在地,路旁一位老妇人惊叫说:“天啊!看这位天才科学家连电车都不会搭!”巴甫洛夫的工作热忱一直维持到逝世为止,最后他在病中挣扎起床穿衣时,因体力不支倒在床上逝世。
巴甫洛夫在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三方面:心脏的神经功能;消化腺的生理机制(获诺贝尔奖);条件反射研究。
至于对以后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经由他的条件反射研究所演变成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1.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时意外发现的。用开刀手术在狗的腮部唾腺位置连接一导管,引出唾液,并用精密仪器记录唾液分泌的滴数。实验时给狗食物,并随时观察其唾液分泌情形。在此实验过程中,巴甫洛夫意外地发现,除食物之外,在食物出现之前的其他刺激(如送食物来的人员或其脚步声等),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巴甫洛夫根据谢切诺夫《脑的反射》理论,在 1901 年将狗对食物之外的无关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现象,称之为条件反射。所谓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是指在某种条件下,非属食物的中性刺激也与食物刺激同样引起脑神经反射的现象。从 1901 年起,巴甫洛夫专心从事条件反射实验研究,直到 1936 年逝世为止,长达 35 年之久。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
2.经典条件性作用 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现象之后,他原本有意称条件反射现象为精神反射(psychic reflex),后来改称为条件反应。他以后的实验研究,继续采用与食物无关的各种刺激(如灯光、铃声、拍节声等),实验观察狗的唾液分泌,并分别定出四个名称:
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指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CS);
食物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
食物之外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
食物之外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conditionedresponse)。
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之间新关系建立的历程,可用以下表说明之:
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之间关系的建立
条件作用前 1 无条件刺激(UCS,食物) → 无条件反应(UCR,唾液分泌)
2 条件刺激(CS,铃声) → 引起注意但无唾液分泌反应
条件作用中(多次重复) 3 条件刺激(CS,铃声) + 无条件刺激(UCS,食物) → 无条件反应(UCR,唾液分泌)
条件作用后 4 条件刺激(CS,铃声) → 条件反应(CR,唾液分泌)
对条件反应现象,巴甫洛夫从事过无数的实验,也提出了从生理到心理的详细解释。他认为这其间从生理到心理的历程,就是学习历程。巴甫洛夫的研究和理论,在心理学上称为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原理,提供了以后美国行为学派刺激—反应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巴甫洛夫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与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生理过程 - 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他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后来行为主义发展的奠基石,J.华生借此构成行为主义纲领。
Reference:
K. N. Kornilov- http://www.whpsy.com/person/k/Kornilov.K.N.htm
V. M. Bekhterev-http://www.whpsy.com/person/b/Bekhterev.V.M.htm
I. P. Pavlov- http://www.whpsy.com/person/p/Pavlov.I.P.htm
康斯坦丁•科尔尼洛夫 [Konstantin Nikolaevich Kornilov 1879.03.09-1957.07.10],前苏联心理学家,十月革命后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出生于前苏联西伯利亚的都明(Tiumen,现属俄罗斯),逝于前苏联莫斯科。
1895-1905 年曾任教师,后进入莫斯科大学,1910 年毕业于该校历史语言系,留校工作后先任 G.切尔班诺夫的助教,后担任讲师,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工作。他在 1923-1930 年和 1938-1940 年两次任莫斯科心理研究所主任,1921 年他组建了第二莫斯科大学(后改为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1923 年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士、副院长和主席团委员,1944-1950 年间担任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前苏联为了奖励他对发展心理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授予他两枚列宁勋章和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科尔尼洛夫的心理学基本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从心理学观点看人的反应理论》一书中。在这部代表作中,他发展了“反应心理学”的概念,而不是由 V.M.贝克特雷失提出的简单反射学。反应指生物体所有的反应动作,不只是单一器官的反射。在科尔尼洛失看来,反应的本质是生物社会性的,包括生物体的所有现象,从最简单的反应到人类行为的最复杂形式。他从理论上将心理学与生理学进行了区别,认为生理学处理人的简单反应但忽视社会关系,而心理学则是从生物社会性角度研究人的反应。此外,科尔尼洛夫还试图把心理学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综合起来。
科尔尼洛夫是前苏联最早创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心理学的心理学家之一,但他的反应理论却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诸多具体理论(包括机械和能量的主张)的一个折衷性结合。他强调把反应应用于生物学和社会现象,认为人类具有和动物一样多的本能,但是人类的本能为社会性习得的反应所掩饰。为此,他受到许多批评。他将格式塔心理学发展为马克思心理学(Marxist psychology)的观点曾对 L.维果斯基的心理学研究产生过影响。
2. V. M. Bekhterev (1857.01.20-1927.12.24)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诺维奇•别赫捷列夫 [Vladimir Mikhailovich Bekhterev 1857.01.20-1927.12.24],俄国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
1873 年中学毕业后,升入外科医学院(后改名为军医学院)。1878 年起在密尔热耶夫斯基领导下的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教研室工作,1881 年在圣彼得堡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随即出国进修,师从 J.M.沙可和 E.杜布瓦 - 莱蒙学习神经学,还在莱比锡 W.冯特的实验里当过一年研究生。1885 年回国后,他在俄国建立了最早的两所心理学实验室:一所在喀山,建立于 1886 年;一所在圣彼得堡,建立于 1895 年。
他还于 1896 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实验心理学杂志,刊名为《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和实验心理学评论》。1907年,他又创办了一所设有精神病、酒精中毒、癫痫和神经外科等专门系科的精神神经病学研究所。
别赫捷列夫因为对联结反射的研究而著名。他大致上是与 I.巴甫洛夫在同一时期开展这项研究的,但他在该领域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巴甫洛夫的研究最初只涉及腺体分泌,而别赫捷列夫则涉及到动力消失后的反应:狗的爪子、人的手。他还探索了一些反射类型,例如对皮肤突然施以冷的刺激,使人产生吸气的反射。
他假设联结反射是切行为的基础,是以语言表达的方式起着作用的一种复杂的反射。J.B.华生在 1915 年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发表的演讲中,就引用了 1913 年用德文和法文翻译过来的别赫捷列夫的著述,而当时他的手里只有很少几篇翻译过来的巴甫洛夫的文章。尽管别赫捷列夫的研究更具广泛性,但巴甫洛夫的理论更为综合,更有助于形成概念,因而产生了我们今天所知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
他深入地研究了人类的行为,并对教育问题(包括儿童的培养)感兴趣。例如,他强调音乐对于儿童早期的艺术培养所起的作用。他研究了反应时、注意广度以及出生 5 天的婴儿首次出现前庭反射时的成长点等。在神经解剖和医字术语方面,他的名字至今仍在使用,例如别赫捷列夫病。
他反对主观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力求在研究的客观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自然科学的心理学说。他把自已的心理学观点的体系称做客观心理学,以后又把它称为“心理反射学”和“反应学”。别赫捷列夫的理论是试图实现对心理现象理解的反射理论,但他的方法论基础具有折衷主义和机械主义的特点。他把心理学解释为行为的科学,把人的一切行为理解为天生的和个体获得的联结反射的部和,认为不要去研究意识。他的反射学在十月革命后曾受到批判,因为他试图以反射论立场解决社会性质的问题,把物理的、机械的、生物的规律同社会现象的规律等同起来。这是他的机械论观点的极端表现。
3. I. P. Pavlov (1849.09.26-1936.02.27)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Ivan Petrovich Pavlov 1849.09.26-1936.02.27],俄国生理学家和生理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俄国俄罗斯西南方梁赞的一个贫困的牧师家庭,因流感性肺炎逝于前苏联列宁格勒。
父亲是农奴教区的牧师,收入微薄,母亲是一位牧师的女儿,有时在富人家做女佣以贴补家用。巴甫洛夫是父母 5 个子女中的长子,因此自幼就养成他负责的个性。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刚颁布法令,允许家庭贫穷但有天赋的孩子免费上学。巴甫洛夫两个条件都符合,因此就接受了小学和中学教育。1860 年进入梁赞教会中学,1864 年毕业后进入梁赞教会神学院,准备将来做传教士。在此期间从皮萨列夫(Dmitri Ivanovitch Pisarev)的文章《动植物世界的进步》中,他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受到当时苏俄著名生理学家谢切诺夫(Ivan Mikhailovich Sechenov, 1829-1905)1863 年出版《脑的反射》一书影响,对自然科学发生兴趣,乃放弃神学,1870 年进圣彼得堡大学,先入法律系,后转到物理数学系自然科学专业。谢切诺夫当时正是这里的生理学教授,而年轻的门捷列夫则是化学教授。巴甫洛夫在大学的前两年,表现平凡,在大学三年级时,上了齐昂(Ilya Cyon)教授所开授的生理学,对生理学和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找到了所要主修的学科。从此投入生理学的研究,并担任西昂的实验助手。在齐昂的指导下,1874 年,他和同学阿法纳希也夫(B. V. Afanasyev)完成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论支配胰腺的神经》,获得研究金质奖章。
因为在生理学上投入时间太多,大学最后一年,他主动要求留级,1875 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再进外科医学学院(Medical Surgery Academy ,后改名为军事医学院)攻读医学博士学位,以使将来有资格去主持生理学讲座。此间他也在兽医生理实验室担任助理,开始进行血液循环与消化代谢的生理研究,1878 年转往波特金(Andre Botkin)教授新成立的医学实验室工作,在这里,他主要研究血液循环、消化生理、药理学方面的有关问题。1879 年从医学院毕业并获四年的奖学金,同年,他认识了在圣彼得堡念教育学院的谢拉菲玛(Seraphima Vasilievna),他们对文学和莎士比亚戏剧的共同兴趣最终使他们结为夫妇。1881 年 5 月,巴甫洛夫和谢拉菲玛结婚,他们有 4 个儿子和 1 个女儿,但长子出生仅数月就不幸夭折。1883 年,巴甫洛夫以《神经对心脏收缩的促进作用与实验》为题的论文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无志从医,故而未曾参加实习,留校担任生理学讲师。1884-1886 年期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路德维希(Carl Ludwig)研究室进修,继续研究心脏搏动的影响机制。此时,他提出心脏跳动节奏与加速跳动是由两种不同的肌肉在进行,而且是由两种不同的神经在控制。
1886 年,他自德国归来后重回大学的实验室,继续进行狗的“心脏分离手术”。这是非常困难的实验技术,他把狗的心脏取出,将心脏的血管接上已通气的血液的管子,让心脏仍能维持跳动,再进一步研究切除神经的一段,并观察此时心脏跳动的变化,进而探讨该神经对心脏跳动的影响。1887 年,他逐渐将研究的方向转向人体的消化系统,1888-1890 年在圣彼得堡波特金实验室进行循环和消化生理学的研究。他发明了新的实验方法,不是用被麻醉的动物做急性实验(每次实验完了,动物也就死掉了)而是用健康的动物做慢性实验,从而能够长期观察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1888 年,他发现调节胰腺分泌活动的神经,完成了著名的假饲实验。1889 年,他做了第二个有名的手术:食管切断手术。由于这些成就,巴甫洛夫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有了声誉。但此时他的生活、工作条件仍很艰苦。1890 年 41 岁时应聘为圣彼得堡军事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1891 年俄国皇室聘他为实验医学研究院生理所主任,担任此职的月薪是 720 卢布,至此时他才脱离了贫穷的生活。1895 年起兼任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研究室主任。在此期间因其在消化腺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荣获 1904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1924 年退休后,改任苏联科学院特别为其建立的巴甫洛夫生理研究所主任。十月革命后,在列宁格勒建立了专门研究条件反射的实验站。
巴甫洛夫是专心投入学术研究的典型学者,只专心研究,不注意衣食住行生活细节。他结婚时即同他妻子约定,妻子不干涉他的研究,他不负责家庭事务,并向妻子承诺,不饮酒、不打牌、不应酬,每年 9 月至次年 5 月,每周工作 7 天,只有暑假陪妻子到乡下度假。70 岁以后,巴甫洛夫每天仍乘电车上班,有次电车尚未停稳,就从车上跳下来,跌倒在地,路旁一位老妇人惊叫说:“天啊!看这位天才科学家连电车都不会搭!”巴甫洛夫的工作热忱一直维持到逝世为止,最后他在病中挣扎起床穿衣时,因体力不支倒在床上逝世。
巴甫洛夫在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三方面:心脏的神经功能;消化腺的生理机制(获诺贝尔奖);条件反射研究。
至于对以后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经由他的条件反射研究所演变成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1.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时意外发现的。用开刀手术在狗的腮部唾腺位置连接一导管,引出唾液,并用精密仪器记录唾液分泌的滴数。实验时给狗食物,并随时观察其唾液分泌情形。在此实验过程中,巴甫洛夫意外地发现,除食物之外,在食物出现之前的其他刺激(如送食物来的人员或其脚步声等),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巴甫洛夫根据谢切诺夫《脑的反射》理论,在 1901 年将狗对食物之外的无关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现象,称之为条件反射。所谓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是指在某种条件下,非属食物的中性刺激也与食物刺激同样引起脑神经反射的现象。从 1901 年起,巴甫洛夫专心从事条件反射实验研究,直到 1936 年逝世为止,长达 35 年之久。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
2.经典条件性作用 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现象之后,他原本有意称条件反射现象为精神反射(psychic reflex),后来改称为条件反应。他以后的实验研究,继续采用与食物无关的各种刺激(如灯光、铃声、拍节声等),实验观察狗的唾液分泌,并分别定出四个名称:
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指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CS);
食物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
食物之外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
食物之外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conditionedresponse)。
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之间新关系建立的历程,可用以下表说明之:
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之间关系的建立
条件作用前 1 无条件刺激(UCS,食物) → 无条件反应(UCR,唾液分泌)
2 条件刺激(CS,铃声) → 引起注意但无唾液分泌反应
条件作用中(多次重复) 3 条件刺激(CS,铃声) + 无条件刺激(UCS,食物) → 无条件反应(UCR,唾液分泌)
条件作用后 4 条件刺激(CS,铃声) → 条件反应(CR,唾液分泌)
对条件反应现象,巴甫洛夫从事过无数的实验,也提出了从生理到心理的详细解释。他认为这其间从生理到心理的历程,就是学习历程。巴甫洛夫的研究和理论,在心理学上称为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原理,提供了以后美国行为学派刺激—反应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巴甫洛夫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与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生理过程 - 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他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后来行为主义发展的奠基石,J.华生借此构成行为主义纲领。
Reference:
K. N. Kornilov- http://www.whpsy.com/person/k/Kornilov.K.N.htm
V. M. Bekhterev-http://www.whpsy.com/person/b/Bekhterev.V.M.htm
I. P. Pavlov- http://www.whpsy.com/person/p/Pavlov.I.P.htm
訂閱:
文章 (Atom)